小笼包起源(包子起源于北方蒙古族,其并非汉族发明)
我是百科小编暮光沉寂,小笼包起源(包子起源于北方蒙古族,其并非汉族发明)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,今天茶叶网将为大家来详细介绍下,原创内容如下:
“肉包子打狗,一去不回”,说起包子,大家都吃过,是中国特有面点,别的国家还没有类似面点,一般作为早餐吃的多。
包子是一种饱腹感很强的主食,并且还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,它是由面和馅包起来的,或者是由素馅做成的,做好的包子皮薄馅多,松软好吃。
包子作为中国特有的面点,关于它的起源,很多人都不知道,网上大多数都谣传包子起源于诸葛亮,并且还演绎出一段典故。
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,蜀国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,途中必须经过一条大河,军队车马准备渡河时,突然狂风大作,浪击千尺,鬼哭狼嚎,大军无法渡江。
此时诸葛亮问明原因,原来是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,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,大军若要渡江,必须用食物祭江,方可风平浪静。
诸葛亮心即命厨子以面为皮,内包肉,捏塑出圆球状。然后,陈设香案,洒酒祭江,顺利渡江。
此典故说诸葛亮创始包子。
但其实不然,包子最早出现在蒙古族的牧民家里。
蒙古族牧民以放牧为生,游牧草原上,家家牛羊马成群,蒙古牧民自古以肉为主食。中原汉族以农耕为业,习惯于种地,以小麦面粉为主食。
在宋朝时期,汉族势弱,蒙古大军南下,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放生碰撞。
当蒙古牧民获得了中原汉族的面粉,牧民将热水加入小麦面粉中,称为烫面 ,烫好面后,然后牧民将自己家的整羊不分部位,全部剁馅,再把馅捏入面中包起来,再上锅蒸熟,这就是纯正的蒙古包子,蒙古包子的特点是:馅大、皮薄、味道鲜香。
最早包子是牧民家里自己吃的,后来因为好吃,一下子传入了城市,最早是传入呼和浩特。
本文内容来自茶叶网(https://www.17chaye.cn/)整理加原创,会不断更新,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下我们,下一期重点为大家推荐的重点话题是:如鱼得水是什么生肖(如鱼得水,拥有快乐人生的三大生肖),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介绍本期话题。
早在宋朝时,当时呼和浩特还叫“丰城”,包子就已名扬呼和浩特城了。当时,呼和浩特的饭馆门前悬挂的招牌上,往往标有“蒙古包子”字样。
中原汉族客商来到呼和浩特,都要品尝一下蒙古包子,才算不虚此行。内蒙古包子制作工艺独特,选料精良,皮子精而薄、羊肉馅肥。包子出笼,鲜香四溢。
观其形,只见皮薄如蝉翼,晶莹透明,可筷提起垂垂如细囊,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。吃起来香而不腻。可谓食中美餐,形美而味浓。
汉族客商品尝后,包子美味让他们大吃一惊,于是包子随着传入宋朝首都,传入古代中国各地。
大名鼎鼎的蒙古包子至今任然是中国包子里面最好吃的,大家如果去锡林郭勒大草原,牧民家里家家做包子,在内蒙古的城市里也能品尝到蒙古包子。
蒙古包子最好吃的是肉馅,蒙古包子肉馅是把肉切成丁,并不剁碎,大块的好牛肉、羊肉、马肉、骆驼肉切成丁。
然后用烫好的小麦面来裹肉馅,裹进去,皮要薄,馅要大,蒸出来才好吃。蒙古包子的肉馅这是中国其他城市不能比的,一般是四块钱一个,必须配上蒙古奶茶吃。推荐羊肉沙葱馅的最好吃。
中国包子里最出名的,南方上海蟹粉小笼包,上海生煎包,南京金陵汤包,天津狗不理包子,香港叉烧包,山东高密炉包,这六大名包,每一个都好吃,而且各有特色。
但跟它们的祖宗蒙古包子比起来,还是有差距。但因为蒙古是中国边疆少数民族,不是正统中华美食,所以宣传的少,导致我国北方牧民家的蒙古包子很少人知道,吃到的人更少。
原本我也不知道蒙古还有包子,我从小就认为包子只有我们汉族才有,但我曾有机会在内蒙古锡林郭勒,二连浩特,呼伦贝尔待过,并下到牧区,才知道他们家家户户都喜欢做包子吃。
他们镇上也有蒙古包子卖,我品尝后,一盘包子摆面前,再来一壶蒙古奶茶,一口下去里面还有浓浓的羊肉汤汁,皮薄精道,大颗粒的羊肉在口里融化,太好吃了!
通过百科小编暮光沉寂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小笼包起源(包子起源于北方蒙古族,其并非汉族发明)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17茶网将不断更新,喜欢我们记得收藏起来,顺便分享下。